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动态
 

粮食生产与安全专题论坛在公司顺利举行

来源:永利集团         发布日期:2014-09-14     浏览次数:

     

中国农业大学副董事长李召虎教授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研究员作报告

 

永利官网霍学喜教授作报告

 

贵州大学朱满德博士作报告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Madhu Khanna教授作报告

 

英国洛桑试验所副所长Martin Parry教授作报告

 

美国马里兰大学农业与自然资源学院经理Cheng-I Wei教授作报告

 

美国康奈尔大学Ronnie Coffman教授作报告

 

教师与专家交流

 

专家讨论发言

9月13日上午,由公司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共同主办,《农业化学与食品化学》杂志、《中国农业科学(JIA)》英文版协办,永利集团承办的“粮食生产与安全”专题论坛在公司国际交流中心举行。中国农业大学副董事长李召虎教授、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研究员、永利官网霍学喜教授、贵州大学朱满德博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Madhu Khanna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农业与自然资源学院经理Cheng-I Wei教授、英国洛桑试验所副所长Martin Parry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Ronnie Coffman教授在论坛上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论坛由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Colin Carter教授主持,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的30余位专家,以及永利集团、资环学院、经管学院的200多名师生参加了论坛。

中国农业大学副董事长李召虎教授指出,中国是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国家,土壤质量下降、生产投入降低等因素制约了中国粮食的生产和安全保障,大力发展持续农业将成为中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途径。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研究员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政府通过强化研究机制创新、市场调整和加大科技投入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粮食的生产和安全保障。他强调,今后中国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增加科技投入、制定有效的农业政策等来保障粮食的生产和需求安全。

永利官网霍学喜教授回顾了1949年以来的中国农业发展历程,强调指出中国虽然较好地解决了吃饭问题,但依然面临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生产规模偏小、农民受教育水平程度低等突出问题。要实现粮食的持续生产和安全保障,中国还应努力解决这些现实问题。

贵州大学朱满德博士深入解读了新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内涵与创新之处,强调指出保障粮食供给的同时更应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Madhu Khanna教授指出,人类对粮食、能源和环境安全的需求日益增强,而气候的变化,特别是气温变暖却导致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产量明显降低。她强调要确保粮食的持续生产,需要协调好能源、环境和粮食之间的关系。

英国洛桑试验所副所长Martin Parry教授认为,到2030年和2050年,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将分别增加50%和100%,要确保未来粮食安全,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应该注重作物品质的改善,充分发挥作物品种的增产潜力,增加粮食生产要素投入,并有效提高粮食生产要素效率,同时,他指出粮食生产和安全不是一个国家(区域)和组织能实现的,需要加强国际间合作交流。

美国马里兰大学农业与自然资源学院经理Cheng-I Wei教授指出,人类所面临的挑战来自诸多方面,我们应共同努力来减缓粮食生产和环境恶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最终实现粮食持续生产和生态环境优美的双赢目标。

美国康奈尔大学Ronnie Coffman教授以绿色革命为例,对农业生物技术进行了科学解读,他指出,中国应该尽快引导公众对农业生物技术的正确理解,消除公众对农业生物技术的恐慌。

在学术讨论期间,参会的专家与师生就未来谁来经营农业?如何经营农业?如何充分发挥新品种增产潜力?如何减少农药使用量等问题进行了热烈互动交流。

   

 

编辑:

终审:

版权所有  永利集团(中国)官方网站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