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论文题目:苦荞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研究生姓名:莫日更朝格图
研究生类别:学历硕士
指 导 教 师: 柴岩 教授
主席: 薛吉全 教授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委员: 冯佰利 教授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张保军 教授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赵凯 副教授 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
王鹏科 副教授 作物遗传育种
答辩秘书: 高小丽 副教授 植物资源学
答辩时间: 2010年5月29日19:30
答辩地点:永利集团二楼会议室
答辩论文内容简介:
苦荞是重要的药食同源作物,营养价值高,富含生物类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营养和保健的双重功效。它又是一种蜜源作物,还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其特有的营养组成、功能价值及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对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其药用价值的研究到了更深层面,苦荞已成为人们研究关注的焦点。苦荞研究开始较晚,进展比较缓慢,当前生产利用品种存在着产量偏低、品种更换缓慢、品种应用原始单一、退化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苦荞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对筛选优异种质资源,改良苦荞品种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田间农艺性状的调查研究,对来源于我国不同地区的205份苦荞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不仅为苦荞亲本材料选择、品种培育、品种改良等育种实践活动,也为苦荞产业化开发利用以及苦荞资源的多样性保护等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苦荞分类及起源进化有重要意义。
论文题目: 不同小豆品种植株衰老生理特性研究
研究生姓名:宋慧
专业名称:植物资源学
研究生类别:学历硕士
指导教师: 冯佰利
主席: 薛吉全 教授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委员: 柴岩 教授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张保军 教授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赵凯 副教授 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
王鹏科 副教授 作物遗传育种
答辩秘书: 高小丽 副教授 植物资源学
答辩时间:2010年5月29日19:30
答辩地点:永利集团会议室
答辩论文内容简介:
以高产小豆品种(系)2000-75、冀红9218和低产品种(系)红宝1号、湾选1号为材料,研究小豆开花至成熟期主茎开花节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净光合速率、酶促防御系统保护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积累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根系活力等指标。得出以下结论:
(1)小豆从开花至成熟期,各品种(系)主茎开花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主茎不同开花节位叶片的光合性能在同一生育阶段表现为第8叶>第7叶>第6叶>第5叶。不同基因型小豆品种间光合性能存在着显著差异。从开花到成熟,高产品种(系)主茎开花节位叶片的平均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低产品种(系),且高产品种(系)叶片功能期持续时间长,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降解较慢,生育后期仍能保持相对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光合能力。
(2)小豆开花后,随着生育开花节位叶片自下向上依次衰老,其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SOD、CAT活性 均呈下降趋势,POD活性、MDA积累量持续上升。与低产品种(系)相比,高产品种(系),主茎开花节位叶片衰老缓慢,生育后期仍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SOD、CAT活性,籽粒产量高于低产品种。进而分析表明,小豆产量与生育后期各节位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CA活性的平均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3)小豆开花后,根系伤流强度随着花后衰老进程的推进呈明显衰退之势。小豆单株根系伤流强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开花后28d左右,与地上部相比,衰老期推后一周左右。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小豆品种间根系伤流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产品种(系)2000-75和冀红9218根系伤流强度明显高于低产品种(系)红宝1号、湾选1号,完熟期,前者依然可以给地上部提供营养物质,满足地上部营养生长需要。地上部与地下根系部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取得高产奠定基础。
答辩论文题目:荞麦抗旱指标鉴选与利用
研究生姓名:徐芦
研究生类别:学历硕士
指 导 教 师: 冯佰利 教授
主席: 薛吉全 教授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委员: 柴岩 教授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张保军 教授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赵凯 副教授 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
王鹏科 副教授 作物遗传育种
答辩秘书: 高小丽 副教授 植物资源学
答辩时间:2010年5月29日19:30
答辩地点:永利集团二楼会议室
答辩论文内容简介:
荞麦是一种重要的特用作物资源,营养丰富,富含生物类黄酮,但由于分布区域生产条件差,干旱等自然灾害是制约其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准确快速地鉴定品种抗旱性,筛选抗旱抗逆的荞麦品种,对促进产区荞麦生产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采用PEG模拟胁迫以及干旱生态条件筛选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品种种子萌芽期、苗期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荞麦生育后期防雨旱棚池栽条件下和不同生态区荞麦叶片的抗氧化保护机制,农艺性状的特性,各生理生化指标和农艺性状指标与抗旱指数的关系,筛选荞麦抗旱性鉴定指标和鉴定方法,并对旱地荞麦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研究,初步建立了荞麦芽期、苗期和生育后期抗旱性鉴定指标,较为深入地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荞麦形态、生理、生化、产量等指标的影响,论证了水分胁迫下荞麦生理生化特性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力求探讨出简单有效的荞麦抗旱性鉴定指标和方法。
论文题目:西部特色杂粮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研究生姓名:苏旺
专业名称:植物资源学
研究生类别:学历硕士
指导教师:冯佰利 教授
主席: 薛吉全 教授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委员: 柴岩 教授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张保军 教授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赵凯 副教授 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
王鹏科 副教授 作物遗传育种
答辩秘书: 高小丽 副教授 植物资源学
答辩时间:2010年5月29日19:30
答辩地点:永利集团会议室
答辩论文内容简介:
论文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西部特色杂粮生产比较优势;运用SWOT分析法对西部特色杂粮产业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促进西部特色杂粮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果:①与东中部相比,西部特色杂粮生产具有明显的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尤以杂豆类生产突显,且具有效率比较优势;②西部特色杂粮产业应该实施区域化优势布局战略、产业化发展战略、出口贸易化发展战略和科研创新战略;③建议政府从财政、金融、风险管理、补贴和科技支撑等方面加强政策倾斜力度。研究结果对于推动西部特色杂粮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答辩论文题目:荞麦抗旱指标鉴选与利用
研究生姓名:张盼盼
研究生类别:学历硕士
指 导 教 师: 冯佰利 教授
主席: 薛吉全 教授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委员: 柴岩 教授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张保军 教授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赵凯 副教授 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
王鹏科 副教授 作物遗传育种
答辩秘书: 高小丽 副教授 植物资源学
答辩时间:2010年5月29日19:30
答辩地点:永利集团二楼会议室
答辩论文内容简介:
糜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粮食农作物,在中国西部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籽粒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是医食同源的重要资源,在现代功能型食品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另外,糜子虽然有耐旱的特点,但要获得高产优质必须充分满足其对水分的要求。因此,探索糜子植株生育特性和抗旱特性,提高糜子产量和品质,对增进糜子产区农民收入,维护国家粮食区域平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研究模拟干旱胁迫条件,研究测定不同糜子品种(系)芽期的芽长、芽鞘长、胚根长、根干重等性状,对40个糜子品种(系)进行抗旱性鉴定分析;同时研究了10个糜子品种幼苗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比较了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最后研究了糜子花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保护酶(SOD、CAT、POD)、丙二醛(MDA)等指标变化及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并通过分级评分法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了可用于糜子芽期、苗期、生育后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
版权所有 永利集团(中国)官方网站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