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公司科研团队建设,有效提升科研组织效能,更好地完成“双一流”建设目标和学院2015-2030远景规划的任务目标,结合第四轮岗位聘任的目标任务,经过各课题组申报,学院教授委员会审议,经公司党政联席会通过后,现将公司课题组认定结果公示如下,公示期2018年9月4日-2018年9月6日,有异议者可向学院科研办公室反映。联系人:潘小东,电话029-87082854。
永利集团课题组认定结果 |
|||
序号 |
课题组名称 |
负责人 |
组成人员 |
1 |
小麦远缘杂交与分子染色体工程育种 |
吉万全 |
张 宏 王长有 张荣琦 田增荣 刘新伦 王亚娟 朱建峰 |
2 |
小麦品质改良育种 |
高 翔 |
董 剑 赵万春 李晓燕 杨明明 陈良国 |
3 |
小麦育种新技术开发及新品种选育 |
王成社 |
张小燕 谢彦周 魏宏升 |
4 |
小麦远缘杂交遗传育种 |
陈新宏 |
武 军 赵继新 杨群慧 王 岳 |
5 |
小麦绿色育种 |
孙道杰 |
冯 毅 张玲丽 (王辉) |
6 |
植物-疫霉菌互作 |
单卫星 |
强晓玉 孟玉玲 |
7 |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与种质创新 |
马翎健 |
李学军 王长发 |
8 |
农业区域发展与循环农业 |
杨改河 |
冯永忠 任广鑫 韩新辉 王晓娇 任成杰 |
9 |
杂粮育种与高产生理生态创新 |
冯佰利 |
王鹏科 高小丽 高金锋 杨 璞 刘孟君 |
10 |
农田复合种植模式研究与作物高效种植技术推广 |
海江波 |
郭 勇 郗洛延 董永利 张永科 王 瑞 赵俊兴 朱翠林 |
11 |
旱作农业生态与高效农作制度 |
李 军 |
陈小莉 王 瑞 |
12 |
小麦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 |
马守才 |
王军卫 牛 娜 宋瑜龙 (张改生) |
13 |
小麦抗逆种质与基因组学 |
宋卫宁 |
聂小军 童 维 岳 红 |
14 |
作物生理与农田生态 |
温晓霞 |
廖允成 刘 杨 韩 娟 吴 伟 李亚君 秦晓梁 莫 非 |
15 |
小麦抗逆遗传改良 |
闵东红 |
柴守诚 郑炜君 |
16 |
小麦柳枝稷遗传改良 |
奚亚军 |
张 超 孙风丽 (刘曙东) |
17 |
旱地作物水分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 |
贾志宽 |
韩清芳 任小龙 蔡 铁 刘铁宁 丁瑞霞 聂俊峰 闵安成 张 鹏 |
18 |
油菜育种与推广 |
董军刚 |
郭永华 刘绚霞 张登辉 (董振生) |
19 |
油菜种质资源 |
徐爱遐 |
黄 镇 于澄宇 |
20 |
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
张 睿 |
刘曼双 王云奇 |
21 |
小麦非生物胁迫耐受的分子机理 |
许盛宝 |
王晓明 秦锦霞 刘振山 |
22 |
小麦抗旱育种 |
张正茂 |
张晓科 张保军 刘玉秀 |
23 |
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 |
薛吉全 |
郭东伟 张兴华 张仁和 郝引川 路海东 刘建超 徐淑兔 杨引福 王 教 |
24 |
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种质创新 |
毛建昌 |
吴权明 李凤艳 南文华 |
25 |
作物分子育种新技术 |
王中华 |
权 力 汪 勇 史 雪 王 军 高 欣 李春莲 |
26 |
油料作物生物技术育种 |
胡胜武 |
刘萌娟 郭媛 陈明训 |
27 |
棉花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
贺道华 |
唐保善 景忆莲 宋 银 卢碧霞 |
28 |
小麦生物学基础与分子育种 |
韩德俊 |
陈耀锋 汪 妤 李红霞 |
29 |
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功能基因发掘与利用 |
李海峰 |
冯翠珠 |
30 |
特色油料作物 |
肖恩时 |
景 兵 李得孝 |
31 |
小麦抗旱的生物学基础及遗传改良 |
胡银岗 |
陈 亮 |
永利集团
2018年9月3日
版权所有 永利集团(中国)官方网站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